藥方洞在龍門西山奉先寺和古陽洞之間,開鑿于北魏晚期。造像為一佛、二弟子、二菩薩。正壁主佛身軀粗壯,造型敦實厚重。佛和菩薩衣服寬松,褶紋稀疏。其造像特征、衣飾、刀法都具有響堂山石窟像的基本特征。
窟門兩側所刻之古代藥方,共一百四十多個,涉及內科、外科、婦科、兒科、五官科、神經科等。制劑方法有丸、散、膏、湯等,所涉及的藥物達一百二十多種,包括植物、動物、礦物等。藥方中還提到了治療癌癥的方法和治療傳染病的方法。這是我國現(xiàn)存最早的石刻藥方,是唐代初年我國醫(yī)療學、藥物學的珍貴遺產。
景區(qū)票價:
景區(qū)特色: